北周西川总管尉迟迥立即带兵进驻bai帝城,才阻止了陈军凶猛的攻势。
而郢州刺史程灵洗为呼应陈军主力,乘势胜攻取后梁的河松郡。陈军主力则一鼓作气拿下荆州重镇南郡。两路陈军自东自南一齐进攻jiang陵,而退归jiang陵北周柱guo于谨,忙整顿败残人ma,堵御陈军。两军相持数十日,仍无法攻克jiang陵,这时有探子禀报说,北周的部分主力援军已经向荆州方向开始增援了。并且北周皇帝为了鼓舞南方战线上北军士气也御驾*征了。
这时谋士徐陵、蔡景历上言:“北军势大,不可力取;若与久战,不但会大损陈军士卒,恐怕我南朝刚刚收复大片失地也会得而复失。不若先与北周求和安民为上,以后再作良图。”
陈文帝从其言,令使者往北军驻守jiang陵去求和,并许诺每年纳岁贡。于谨连忙把这一消息报知周惠帝。
周惠帝见jiang南急wei可下,乃从之。于是下旨于谨道:“北周愿意与南陈结为兄di之邦,今后两guogong伐北齐。不过陈军先撤人ma,朕然后班师。”
于是北周与南陈两guo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再度结盟,北周同意以现在的控制地为边界,承认南陈南朝正统地位。南陈则释放被俘北军各级将领。并且每年向北周*纳*绸三千匹。陈文帝面对对北周是向来是宁让千金而不让寸土。
而此次大战之后,陈guo收复湘州全境,并攻取了后梁荆州的两郡五城,北周*州的两郡六城,使得西梁的guo土只剩jiang陵周围二千多里地。于是陈文帝下令新置荆州和*州两州,以陆子隆为荆州刺史,治所jiang津。杨文通为*州刺史,治所永安。吴明彻总督荆、湘、*三州的军务。在陈文帝获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和谈结果后便收军退归建康。
历时几个月之久的荆湘之战就这样结束,南陈并没得到他们最想要的结果,只是在取得一定的优势和土地下就与北周和谈退兵了。
在班师回朝的路上,何*想不通为什么在竞林之战后,自己好几次想向皇帝建言,但都被陈可尚给立刻阻止。
这时陈可尚似乎看透了何*心思,拍了了拍何*的肩膀说道:“越锋利的宝剑,越rong易折断,chu在*世更应该注意收住自己的锋芒。不要随时随地都*自己的锋芒。这就是在*世中sheng存的道理,思陈记住为父的话吧。”
此次陈文帝*征,军心民心大振,人民gao呼“万岁”的声音传遍南陈大jiang河山、震动了北方旷野。
大胜之际,陈文帝突然同意和谈,半途而返,不少人认为他害怕北周援军;其实,仔细算算,那时,陈文帝的年ji已经不轻了,而自己的确立继承人还很年少。
因此当时主战的武将与主和的文臣,都不能理解陈文帝当时最关心的事情。
随着陈文帝自己身体每况日下,万一自己不久于人世,将来太子真的能顺利继承帝位吗?因此他在荆湘之战中选择战略的时候很孤du很痛苦,此时,理解他的只有陈可尚一个人。
不久陈guo大军返回建康,此次出征陈军大捷,不但攻取收复大量土地,还俘获万余人,ma四千余匹,都送*建康。返回京城后立即开始加强太子地位。
此后一年南陈开始对北齐用兵,何*跟随陈可尚在北齐的两淮*域战斗,并且收回部分的jiang北领土,何*在这一年的作战中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并且对shui战河步兵战法颇有心得,在骑兵战术上也有一定收获。
第05章 mei丽女侠
一年后,陈文帝病入膏肓,弥留之际,默念太子陈伯宗柔弱,wei堪为嗣,于是当着大臣面对陈琐说道:“今三方鼎峙,四海事重,应立长君,我*遵周泰伯故事,汝意以为何如?”
陈文帝表示要传位于这位*di,想必是试探,陈琐也不傻,闻言后惶恐的说道:“拜伏泣涕固辞。皇太子圣德日跻,若无故废立,臣不敢奉诏,di愿为周公旦,终身辅佐太子。”
听到didi的忠心表bai后,陈文帝放心了,于是任命安成王陈琐、大都督陈可尚、中书舍人刘师知、尚书仆*到仲举、右卫将军韩子gao、五人为辅政五大臣。
安成王陈琐为首辅大臣,进位为司空尚书令。办完sheng后事,过几天陈文帝就驾崩。
纵观陈文帝一sheng,他起自艰难,知百姓疾苦。在他继位以后,明察秋毫,励*图治;整顿吏治,妙识真伪,下不rong*;guo家资用,务从俭约;注重农桑,兴修shui利,使jiang南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这时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guo势比较强盛。
陈文帝sheng前没有能趁热打铁一举收复两淮,西川和荆州等地,恢复南朝固有疆域,从而使南朝彻底避免北方威胁,那是因为在历经五年的“候景之*”后,南朝在分裂和战争状况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还没有完全过去。在那种条件下,同时跟东北的北齐和西北的北周打仗,guo力不zu,是很rong易理解的。
所以陈文帝在对北方策略上始终采取了安hu御虏的方针,也就是所谓的联合北周与北齐中的任意一个、对付另外一个的方针,而这一战略政策也从没有动*过。
因此陈文帝的确是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他保证了陈朝宗室的平安延续,为南朝帝guo继续存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陈文帝*后,其太子陈伯宗按遗诏继位,时年十五岁。安成王陈琐以叔父之*尊,ma上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司徒、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统摄文武百官。
少帝继位后,中书舍人刘师知、尚书仆*到仲举、东*通事舍人殷不佞等人以安成王陈琐“地望权势”过大,便矫皇太后诏令让陈琐出镇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