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7

一样,仍然存在,不过都属于辅枢,地位并不重要。中枢三机构并不总隶于*相,而是分隶于皇帝。*相只在理论上统摄全*,但除非奉有特别命令,否则他不能过问枢密院(军事)或三司使司(财政)的事。这是预防政治领袖跟军事领袖或财政领袖结合的重要措施。
  不但如此,政府各单位首长,跟他所主持的单位又完全不发sheng关连。像中书令,名*上是中书省的首长,事实上中书令只是一个gao级官衔,他只能在自己家里享受这个荣誉,不能去中书省行使他的首长职权。去中书省行使首长职权的人,即中书省的实际首长,则由尚书省副首长(右仆*)(尚书省首长尚书令,同样也不能行使他的首长职权)兼任中书省副首长(侍郎)然后再代理中书省首长(尚书右仆*兼中书侍郎判省事)这太复杂了,我们姑且用现代机构,作一比喻。犹如教育部长并不能过问教育部的事,而由商业部副部长兼任教育部副部长,此一兼任的副部长,再代理教育部部长,才是真正的教育部部长。
  地方政府的情况,完全相同,各州不设正式州长(刺史·州牧)所有州长都是临时*的,称之为“知州事”或“判某州”他们的本职都在中央,州长不过暂时兼任或暂时代理。即令他不是中央官员,有时也故意加上中央官员的官衔,表示地方职务只是暂兼暂代,随时都会被*走。
  于是,宋政府所有机关和所有官员,好像是七拼八凑走jiang湖的杂耍戏团,只求今天的演出能够糊口,便心满意zu。在这种情形下,没有人想到百年大计和长远谋略,而赵匡胤所希望的,恰恰也正是如此。
  军事上主要目的在使将领们永远没有军权。枢密院即现代的guo防部,它的首长限定由文职人员担任,并且更进一步,连战术单位的部队首长,也改由文职人员担任,军队的战斗力,遂被伤害。
  宋帝guo的武装部队分为两种,一种是称为“禁军”的guo防军;一种是称为“厢军”的地方团队。地方团队全是老弱残兵,分散各地,维持地方治安。guo防军则是*锐,全部集中在首都开封。遇到战争,即由中央临时

【1】【2】【3】
发邮件获取无错阅读地址:[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