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8

,割据一方,或称帝王,或称可汗,互相混战。其中最重要的有二十余人,列如下表:在宇文化及*廷政变的前一年(六一七)镇守太原的大将李渊已先行叛变,起兵南下,攻陷长安(陕西西安)立杨广的孙儿杨侑当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六一八年,字文化及把杨广绞*后,立杨广的侄儿杨浩继位,统军北返洛阳。但遍地都是武装的抗bao力量,这个禁卫军团每一步都受到攻击,已不可能到达目的地。字文化及看到大势已去,索*把杨浩*掉,自己当皇帝。李渊在长安听到消息,也把杨相*掉,自己也当皇帝。
  杨广的另一个十五岁的孙儿杨侗,在洛阳即位,作隋王朝第五任皇帝,支持到明年(六一九)*相王世充也把他*掉,自己坐上宝座。隋王朝历时仅三十九年而*。以隋王朝力量的雄厚,如果杨广只是中等bao君,帝guo可能仍承受得住,不致如此迅速地覆没。但杨广太能gan了,他在短短的十五年中,就*掉这个强大无比的帝guo。
  十八年的大混战,最后的胜利属于李渊,他建立的唐王朝代替隋王朝,使中guo于二十年代再行统一。比起从前“二十年”、“三十年”改朝换代混战,十八年是最短的痛苦,然而这最短的痛苦却中。使全guo三分之二的人民*于非命。下列统计数字,可作说明:这还是就平均数而言,在混战激烈地区,如中原(河南省)、关中(陕西省中部)一带,人民幸存的不及十分之一,我们不能想像其中有多少人间惨剧。
  四中guo第二个黄金时代唐王朝是中guo历史上贡献最巨,guo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gong二百七十六年,其中接近一半时间在黄金时代之*。
  但创造这个王朝的皇帝李渊,却是贵族世家中的平凡人物。在隋王朝时世袭他父*的公爵封号,担任太原防卫司令(太原留守)因为不能抵御突厥汗guo的侵袭,又因为有谣言说姓“李”的将代替姓“杨”的君临天下,这两件大事,促使杨广对他不满和疑忌。又因为民变如火如荼,只有叛变才有可能*中求sheng,所以李渊冒险起兵。不过他虽然平凡,他的三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四子李元吉,却都是一代英雄。而尤以李世民的勋绩最大,几个最强悍的敌人,像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都被他击败。于是新兴不久的唐王朝,踏上隋王朝走过的道路,发sheng夺*斗争。——每逢*王的声望和力量,跟皇太子相等,或超过皇太子时,定律的要发sheng**惨剧,这是专制政体下无法解决的*结。
  六二六年,唐王朝建立的第九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皇城中门)把入朝的哥哥李建成和didi李元吉格*。李渊正在皇**湖上泛舟,李世民的军队冲到面前,声称护驾。老爹这才知道两个儿子已*。为了避免与杨坚同一命运,他立即传位给李世民,自己退居为太上皇。
  这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既*兄di,又*父*,俨然第二个杨广。但杨广没有通过瓶颈,李世民却顺利通过,历史重演到这里为止,以后即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李世民大帝是中guo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gao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guo,不久就为中guo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的来临,原因之一是人口大量减少,荒芜的肥沃田地,举目皆是,谋sheng比较rong易。原因之二是太久的战争使人厌恶战争,乐意于和平安定。但仅此两个原因不能促成什么,将近三百年的大分裂大混战,人民也有这种客观环境和主观愿望。所以,另一个原因是,李世民大帝和他的政府正确方向的领导。再大的船舶,掌舵的只有一人,负责航行的只有少数人,这少数人即guo家领导人,其重要*用不着解释。李世民大帝和他的gan部*玄龄、杜如晦、魏征随时随地都用杨广作为警惕对象,每一件措施都求其跟杨广不同,使他们成为一个战斗团队,互相勉励督责,兢兢业业从事guo家建设。在人民尊重和信任的支持下,推行廉洁政治,获得空前成功。
  李世民大帝个人的优秀是最主要的因素,他严厉地控制自己不去触及无限权力的du牙,并且鼓励和接受最难堪的逆耳之言。他对官员们要求:“君主如果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他的部下一定谄媚他。结果君主失去guo家,部下也不能单du保全。隋王朝*相虞世基一味阿谀杨广,以保他的富贵,结果也难逃一*。各位应以此为戒,对guo家大事有意见,一定要报告给我。”——我们绝不以言论判断人,而只以行为判断人,李世民大帝的言论有事实作为基础。有一次,他下令男子年龄虽不满十八岁,但体格健壮,也应征集当兵。魏征拒绝在诏书上副署(署敕)李世民告诉他:“这都是*民逃避兵役,故意少报年龄。”
  魏征说:“陛下常说:我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可是你却先失去诚信。”
  李世民愕然,魏征说:“陛下不以诚信待人,所以先疑心人民诈欺。”
  李世民立即收回命令。李世民又下令凡官员伪造资历,限期自首,否则chu*。限期过后,又有查获,李世民命即*首。最gao法院副院长(大理少卿)戴胄忠却只判*刑,李世民大怒说:“你故意使我说话不算话!”
  戴胄忠说:“陛下命令,不过一时的喜怒。法律却经过慎密研究,颁布天下,人民gong守。陛下应忍小忿而存大信。”
  李世民大喜说:“你执法如此严正,我还有什么忧虑!”
  李世民又命*相封德彝荐举人才,久久没有消息,一再催促他,封德彝说:“不是我不尽心,实在是今世没有人才!”
  

【1】【2】【3】
发邮件获取无错阅读地址:[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