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我第六次来到黄河。每一次为我撑船的都是同一个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船工,这一次也不例外。他脸上纵横*错的皱纹让人联想起罗中立的油画《父*》,带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烙印,*糙的皮肤紧紧勒着双臂bao突的筋*。
他的小船破旧不堪,但却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即使是惊tao骇*你也能放心地把*命*托给他。
小船逆shui而行,大河滔滔,山峦壮阔。望着两岸连绵不绝的黄土gao原,我仿佛感到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已化身为这gao原,正在俯看着我,一种对历史和岁月的敬畏油然而sheng。
船行至峡口,shui*湍急,*沫飞溅。老船工奋力把住橹,小船在一次次的冲击下依然顽强地迎*而上,避开礁石浅滩,显示着自己决不随波逐*的意志。河shui扑上船bang,撞得*碎,被风吹到我的脸上,凉凉的,带着shui腥和土气。黄河,**河啊,莫非这就是***汁的味道?
猛可里一声长长的吆喝响彻*霾的天空,在河面与山谷间回*:
“上去个gao山——望平川,望见我那二**呀——在河湾。
黄河*shui哟——归东海。
哥哥想**哟——走不到跟前。”
我抬*循声望去,一个穿着老羊皮袄的身影和几只山羊一起消失在峭壁之巅的一棵枯树后面,而他的歌声却余音袅袅。这时小船已冲过了峡口,*前又是一片宽广舒缓的shui面。
“真好听。”我轻轻地说。
仿佛是听见了我的话,那位不知名的牧羊人响脆脆地甩了一记羊鞭,霎时天地间回声四起,紧接着他又在看不见的地方唱出另一首曲子,站在船尾*橹的老船工起歌而应。
这次他们所唱的曲词满是当地的方言,我听得半懂不懂,只觉得曲*凄凉gao亢,充满了无尽的辛*。二人你一段,我一段,如同两只孤雁在空中盘旋相扑,搏风穿云,终于越飞越gao,越gao越远,最后牧羊人的歌声远远地消失在天边,飘散了踪影。
一路无语,临近快到目的地的时候,一直默默撑船的老船工邀请我到他家里作客。他说人老了之后会有很灵的预感,他预感我下次来黄河的时候,自己可能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而我六次来到黄河,六次都是由他摆渡,这是一种缘分。
在离别的时候,到他家坐坐,喝点酒,也不枉了这多年的相识一场。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他平静地说。
这正合我意,刚才那一段民歌融合了信天游和“花儿”两种风格,是我sheng平从wei听到过的,我在潜意识中把自己想象成为古代的采诗官,这个*漫的职业需要到一切可能的地方去收集艺术的财富,但我不是传播花*的*蜂,我只是一只*吮花*的蝴蝶,而且贪得无厌。
船靠岸时天*已近黄昏,远远地望见一片稀疏的灯火,那便是村子了。老船工----5M6M7M8M点.C()m----把船系在一个河湾里,我们跳上岸,踩着*漉漉的乡间泥路向那片灯火走去。
崎岖的山路给人往往以很强的错觉,明明灯火就在*前晃动,却总也走不到它的面前,半个多小时后,我们走进了村子,这时黑*的天幕已经完全笼罩了大地,一条gou闻到sheng人味,在gaogao的院墙后面狂吠不止,引得全村的gou都叫了起来。
路过村里的杂货店时,老船工买了酒、花sheng米,和半斤猪**,说要和我好好喝一点,我虽然不胜酒力,但在这个时候拒绝就等于是侮*主人,只好*着*皮装zuo豪爽的样子勉强应承。
老船工的家是两间破旧的瓦*,土坯院墙在多年的风吹雨淋中已经坍塌了一半,靠着墙有一大堆土。院子里杂*地堆放着东西。他的妻子*去多年,没有什幺子女,家里却收拾得很整齐,没有一般光gun屋里的**与肮脏。
老船工喝了瓢凉shui,招呼我上炕,搬出张旧红漆方桌放在炕上,拿出碗筷,把猪**切了,和花sheng一起装在两个*瓷大碗里,放在桌上,在另两个碗里倒满了酒。他盘*上炕,举起碗来,说道:“老di,咱哥俩在这黄河上认识这幺多年了,我知道你这人不一般,先gan了这一碗,咱哥俩再慢慢说话。”
我也举碗道:“老哥,你看得起我,我不gan就是不给你面子,我今天豁出命来也得陪你喝到底!”
这句话正中他下怀,大拇*一翘,道:“好,我先gan了!”仰起脖子,把一碗酒咕嘟咕嘟灌了下去。
我把碗刚放到嘴边,一股浓烈的酒气便直冲**,几*呕吐,我一咬牙,把那碗酒往口中倒下去,顿时仿佛一条火线在烧灼着我的食管和胃,我呛得大声咳嗽起来,那碗酒到底还是让我喝了个底朝天,片刻过后,浑身上下便热*沸腾。
我擦gan咳出来的*泪和鼻涕,却看见老船工坐在对面笑眯眯地看着我,道:
“老di,我在这黄河上撑了几十年船,见过的人多了。世上没有不会喝酒的人,只有敢不敢喝酒的事,有胆子喝酒才能算的上有种。刚才那一碗酒我就是要看看你的胆*,你要不喝完,我今天也就不*你这个朋友了,我看出来你是条汉子。
下面的你随意,我不强求了。”
转*两个碗里又斟满了酒,我吃了几口菜,酒劲翻上来,有点晕晕乎乎的。
借着酒劲,我说起我多年漂泊的见闻,各地的风土人情